由于小麦收割方式的改变,回收麦秸的量越来越少且很困难,购买稻草路途遥远又很贵,在栽培双孢菇原料十分匮乏的情况下,我们开始研究利用棉秆种植双孢菇,并于2003年在产棉区试种成功。初次试种就获得了每㎡25斤的产量。2004年申报专利,申请号为:200410072573.X,在05年至07年的三年试种过程中,配方不断完善,每平方米产量达到了30斤,2008年至2009年由河北推广到了山西、山东、江苏。2009年1月由河北省科技厅组织有关专家进行鉴定,结论是:成果技术水平国际先进。
利用棉秆栽培双孢菇主要技术内容包容四个方面
第一、 试验研究确定了加工棉秆种植双孢菇的最适规格。
第二、 筛选出最佳配方。
第三、 创立了栽培料前发酵和后发酵同在一个场地棚式全有氧发酵法。
第四、 棉秆栽培双孢菇,选用冀168新品种,产量最高,一般可达30斤/㎡以上。
利用棉秆种植双孢菇优于稻草和麦秸,它的突出优点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第一,原料成本最低。第二,发酵工艺省时、省工,降低劳动强度,便于人工和机械操作,提高劳动效率。第三,发酵料腐熟均匀、彻底,播种后发菌安全、发菌快、易成功。第四,出菇快、出菇齐、出菇后劲足、产量高。
利用棉秆栽培双孢菇是一项绿色高效种植业,是一项延长棉花产业链的有效措施,是一项可持续发展的循环经济,具有巨大的投资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棉秆种双孢菇成本低、产量高、栽培风险小,可以做为棉产区一个支柱产业发展食用菌。如果一个地方将十万亩的棉秆均用于栽培双孢菇,将会形成一个很大的产业链。需建两个可容纳250人的菌种厂,种菇可直接安排2000人就业,产鲜菇21600吨,还可以建一个200人就业的蘑菇加工厂。此产业链吸收了大批农村剩余劳动力。
棉杆栽培双孢菇不仅可以消化掉大量的废弃的棉秆,还可以消化许多畜禽粪便,变废为宝,同时减少了棉秆焚烧对空气的污染。种菇所产生的菌糠可作为优质的有机肥料返田改良土壤或用于种植农作物、花草的肥料。每个产棉区建立这样一个规模的生产基地,对加速我国再生资源可持续发展的循环经济、低碳经济产生的巨大推动作用。